当前位置:首页 > 新农快讯

“分宜新农人”打造农业法治营商环境“前哨”

发布日期:2023-03-15 11:07:17 点击次数:

如何让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新风采,让农业产业“活”起来,需要准确把握规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需要发挥好政府的市场监管与公共服务职能。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分宜县农粮局工作人员纷纷化身“分宜新农人”,勇做“分外宜人地”的乡村振兴带头人,扎根家乡服务三农;为做好这道应时而生的“监管题”,分宜县农粮局又从事前、事中、事后破题,创新推行“沙盒监管”,以信用为标准划定一个“监管沙盒”,设定监管底线,对“盒子”里面的企业实施“证明”变“承诺”、“无事不扰”、智慧化风险提示和“首违不罚”等柔性监管措施,寻求农业法治营商环境的最新解。

一、事前承诺书:持续深化政府服务改革的决心和行动跃然纸上

面对“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为加快推进落实告知承诺制,有效降低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分宜县农粮局组织种子总经销商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工作人员在会上解读了相关政策并引导各经销商签署了一份承诺书,内容包括承诺不经营、不推广未经审定(或超过审定范围;已停止推广)的主要农作物品种;承诺按规定建立和保存种子生产经营档案,保证备案登记上报率、准确率、及时率;承诺不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种子广告宣传(包括但不限于夸大品种产量、抗性宣传)等条款。以结果为导向,取消或精简了备案登记的一些繁琐环节,以一纸承诺书为这些备案申请人建立“诚信档案”,以信用为标准对其进行触发式监管,放低了经营门槛,小城种业振兴迈出新步伐。据统计,包括参会的3家总经销商代表和下游代理经销商,共签署了20余份承诺书,大家纷纷表示从这份小小承诺书中读懂了政府把农业产业发展动力搞大、阻力搞小的大决心,一定自觉履行。

二、事中日常检:持续优化审批流程的方法更接地气

面对今年分宜县即将到有效期的60余份农药经营许可证,为减轻集中换证压力,压缩办理时限,提高审批效率,推进农药经营许可证到期后顺利延续,分宜县农粮局受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委托创新行政审批核查机制,将行政审批现场核查融于日常行政检查之中,“拉网式”检查管辖范围内各农药经营场所,模式化开展核查工作。工作人员对管辖范围内各农药经营店人员、场地、仓储等许可条件变更情况、管理制度依法依规运行情况、限制性使用农药专柜管理情况、实名购买制度落实情况等进行实地重点核查,制作现场核查笔录并上报。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检查过程,打开了一种以检带审、以检带教、以检带宣的创新局面。截至目前,分宜县农粮局工作人员四处奔波,已为50多家农药经营主体的农药经营许可证延续业务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20余次核查工作,数据正在陆续整理上报,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了“全程网办”、“掌上办”。

三、事后执法前置:持续创新“法治”应用场景深耕沃土

面对基层普法与执法工作的“管”“罚”分离,农业生产与法律法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避免农户在普法时一头懵、执法时花钱买教训,分宜县农粮局创新推出事后执法前置,将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现场搬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技术人员与执法人员“结对子”,技术人员在指导农业生产的同时,执法人员提前告知潜在的违法风险,并进行一定的前期普法宣传教育,使农业生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减轻多种形式的损失的同时,促进农业生产在规范与发展中找到平衡。倘若真的不小心违了法,也有“首违不罚”等柔性监管措施保护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这样一来,营商环境的重要要素如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优质温馨的服务环境、和谐稳定的人文环境等,都在农业方面有了具体写照。对这类举措颇有感触的执法大队队长表示,要敢想敢做,基层创新大有可为,农村发展大有可为。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分宜县农粮局把农业工作做实,把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延伸至群众心坎里,走上农业监管“前哨”,走出一条优化营商环境新路径。

推荐内容
图片新闻
热点文章

返回首页 - 新农快讯 - 市场观察 - 村官论坛 - 名村名镇 - 致富金点子 - 农产品展会 - 政策解读 - 名优特产 - 特色农业 - 新农评论 - 农业技术

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会主办 版权所有 - 新农村网 www.zgxncw.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牛街 电话:13810728867 /18638687274 豫ICP备17041561号-1 公安备案号:41010502003633